menu
Menu
account_box
Catégories
联系方式
email Send us a message

Contact us

phone By phone

+33 (0)1 42 25 12 79
Mar. - Sam., de 14h à 19h
+33 (0)6 60 62 61 90
Tous les jours, de 9h à 19h

email 通过邮件联系

Adress: contact@marcmaison.com

share Let's get social

语言
And also...
My selection
(7 Objets)

My Selection (7 objects)


埃托尔·艾克西梅内(Ettore XIMENES,1855-1926) 带贝雷帽的孩子 白色半身大理石像 19世纪后半叶

Ref.12655
埃托尔·艾克西梅内(Ettore XIMENES,1855-1926) 带贝雷帽的孩子 白色半身大理石像 19世纪后半叶

该半身大理石塑像被放在一个加工过的基座上,它制作于19世纪后半叶,它展现了一个青涩面貌的男孩,头稍稍偏左转,他穿着一个带有水手领子的夹克,头上戴着一顶大贝雷帽。 这件雕塑可与该雕塑家创作的另一件雕塑相提并论:它表现出一个明显比我们这件更年长的男孩形象,他皱着眉头抽着烟,穿着一件披肩外套,头戴贝雷帽。姿势则与我们这件半身像一样。 埃托尔·希梅内斯(Ettore Ximenes)是一位意大利雕塑家、画家和插画家,1855 年出生于巴勒莫,1926 年在罗马去世。他的艺术生涯始于在巴勒莫美术学院,然后从 1872 年开始在那不勒斯皇家学院学习。他与画家多米尼克·莫雷利 (Domenico Morelli,1826 – 1901)以及雕塑家斯坦尼斯劳·利斯塔( Stanislao Lista ,1924 – 1908) 和 文森佐·吉米托(Vincenzo Gemito ,1852 – 1929) 都有交集。最终,在 1874 年,他获得了在佛罗伦萨四年的奖学金。他制作的作品最初是写实主义的,就像这里展示的两幅半身像一样,后来则让位于象征主义和新文艺复兴元素,以回应19世纪末的艺术风潮。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,他参加了许多欧洲展览,例如 1873 年在维也纳与 1878 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,在那里他遇到了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·罗丹 (Auguste Rodin,1840-1917) 和让-巴蒂斯特·卡尔波 (Jean-Baptiste Carpeaux ,1827-1875)。他还参加了 1877 年那不勒斯的展览,展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雕像,名为“平衡”,展示了一名体操运动员在球体上行走,随后制作了许多小型青铜器。从 19世纪80年代年代开始,他在意大利开展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项目,并从 1911 年开始专注于这些项目,他为圣保罗、基辅、纽约以及布宜诺斯地区的城市雕刻,来装点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。

Dimensions:
Width: 36 cm
Height: 68 cm
Depth: 26 cm

克里斯多夫 非凡电镀铜花盆 铜、银、金装饰 银色背景 古铜色点缀 1878年左右

Ref.13653
克里斯多夫 非凡电镀铜花盆 铜、银、金装饰 银色背景 古铜色点缀 1878年左右

这个非凡的花盆是由克里斯多夫(Christofle)金器工坊依照建筑师、理论家埃米利·雷柏(Emile Reiber ,1826-1893)的模板制作的,他自1865年起在该工坊担任主要设计以及内容负责人, 埃米利·雷柏(Emile Reiber)是法国装饰艺术中日本主义(Japonisme)的领导人之一,他受到日本还有中国的青铜器深深的影响,尤其是一种日本的混合金属器件“木目金”(Mokume,もくめがね,一种在金属上装饰特殊纹路的技术),启发了他对于多种颜色的研究。他也因此为克里斯多夫工坊创造了色彩模板,采用了电镀工艺。这要归因于1842年查理·克里斯多夫(Charles Christofle ,1805-1863)),该工坊创始人,向埃尔金顿(Elkington)购买了电镀在法国的专利。之后在工坊中由亨利·布耶(Henri Bouilhet)进行开发。 埃米尔·雷柏(Emile Reiber)在19世纪70年代更新了其生产方式,他创造了一系列灵感来源自日本主义的原创装饰作品。它们在1873年维也纳、1878年巴黎世博会展出时,便尤其受到关注,也让克里斯多夫(Christofle)成为以多彩铜器闻名的金匠工坊。 自其诞生伊始,克里斯多夫便迎合了他那个时代的品味,并反映出当时流行的艺术运动。从七月王朝(la Monarchie de Juillet)到十九世纪晚期,资产阶级的折衷主义与自然主义是当时的主流,而东方主义(l’orientalisme)偏好则在寻找新的背景。随着东方主义,尤其是日本主义的兴起,大自然给与了产品灵感,并逐渐影响了市场,并将不同种类的装饰与形状投入其中。因此在19世纪80年代,植物主题在装饰艺术中变得普遍起来。 为了更好地更新他们的产品,一些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金匠工坊会邀请伟大的艺术家们来进行设计,这也是埃米利·雷柏为我们的这个花盆进行设计的原因。他为之添加了不同的装饰,于黑红色底板之上。 我们的银色花盆主体装饰着古铜着色的铜木瓜花,呈现出典型的日本风格,叶子与枝条也是由黑色古铜色金属制成,花盆被放在青铜镀金底座上,把手被雕琢成来松果形状。通过电镀工艺,它的表面呈现 出了不同的金属色调。 与镀金和镀银原理相似,电镀是一种制造工艺,是各种传统铸造技术的强大竞争对手。其原理可以用金属复原任何物体。与铸铁相比,特别是对于那些无需精雕细琢的作品来说,这项技术的巨大优势在于可以立即制造出完美的作品,不需任何返工和修补。

Dimensions:
Width: 45 cm
Height: 14 cm
Depth: 29 cm

铜鎏金嵌塞弗尔瓷瓶一对,由麦歇洛(J. Machereau)绘制

Ref.12946
铜鎏金嵌塞弗尔瓷瓶一对,由麦歇洛(J. Machereau)绘制

这对塞弗尔瓷器厂制作的瓷瓶于1869年被购入,随后由麦歇洛(J. Machereau)装饰并嵌入铜鎏金装饰的。 它们曾在1878年的世界博览会上的画家摊位上展出,我们可以从花瓶盖背面的标签——“麦歇洛,巴黎,1878年世博会,圣殿郊区街22路”(Machereau Paris. Exposition universelle 1878. 22 Faubourg du Temple)上得到证明。在此次展览中,这对瓶曾荣获“银牌”称号,并被伦敦皇家艺术协会称为“配有精美装饰的”花瓶,并“嵌有与其相称的铜鎏金装饰”。麦歇洛是一名瓷器绘画师,主要活跃在1860年至1880年间,他主要从塞弗尔瓷器厂中购入白色瓷器,随后在上面作画并镶嵌相配的铜鎏金装饰。此外,资料显示麦歇洛也曾参与过几年前在巴黎举办的1867年世界博览会,凭借一个软瓷作品获得了世博会的铜牌。 这对椭圆形花瓶的边缘、底座、瓶颈、盖子等都着有塞弗尔瓷厂的钴蓝釉,上面饰有金色交错的植物纹饰,并镶嵌在四方的铜鎏金底座上。铜鎏金底座的每个角落都饰有正方形图案,上面饰有叶板,底部支撑物处也能看到其踪影。将花瓶和底座连接在一起的,是一个铜鎏金的月桂花环。顶部的花瓶盖则大部分由铜鎏金制的一圈棕叶饰及顶部的松果组成 在花瓶的瓶腹及两侧,都绘有秋天的田园风光,顶部和底部皆由白色珐琅串珠边框框起来。瓶中描绘的四个场景都发生在树木繁茂的乡村中,有时候背景是一间房屋。前景中明亮的颜色在背景中渐入浅色的色调,景色逐渐模糊。瓶身描绘的场景似乎在向观众展现本不公开的一面,周围的大树因其精确的细节和持久的色彩,从中脱颖而出。在每一个场景中,我们都能看到一位牧羊女手拿着权杖,守护着一群牛、山羊和绵羊在溪流中央喝水。在其中一个场景中,有一名骑马男子陪伴着她。两幅画之间的联系是由茂密的森林构成的。

Dimensions:
Height: 60 cm